【深圳商报讯】(驻穗记者姚嘉莉通讯员粤消宣)近期,有不少港澳消费者在网购仅面向内地销售的商品时,遭遇退换货等消费纠纷,出现维权难点。7月22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澳门特区政府消费者委员会联合发出消费提示:法律标准有不同,核对商品信息需留心;运转环节变复杂,查验商品状况很重要;退换费用存争议,提前协商确定更安心;清关免税有规定,提前查询了解避损失;遭遇纠纷莫惊慌,及时投诉维权护权益。
当前,越来越多的港澳居民通过跨境网购的方式购买内地商品,但目前港澳与内地的产品标准体系尚未统一,产品标签标注、质量指标要求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仅面向内地销售的商品只需符合内地法律法规和产品标准,若港澳消费者对某些特定质量指标有要求,应在购买前仔细核对产品详情、功能描述等信息,必要时进一步查看产品执行的质量标准,看是否符合自身需求,避免收货后引发消费纠纷。
为避免消费者在签收时发现商品破损等问题时容易因责任界定难而陷入多方互相推诿的困境,消费者应注重中间环节的商品查验,若购买贵重、易碎等商品时,优先选择能提供开箱验货的代收点,或购买“开箱拍照”等增值服务。
此外,网购仅面向内地销售的商品如退货,消费者应优先选择含退货运费险的商品,对于退货概率高或大件商品,可提前与商家协商质量问题退费方案,达成一致意见或明确预期后再行购买。
跨境网购涉及海关监管,港澳消费者在购买仅面向内地销售的商品时,需注意商品是否属于禁止出境或入境物品(如生鲜食品、活体动植物等),查询免税范围和额度,可通过“掌上海关”APP提前查询掌握,避免因政策不熟而产生预期外的费用或损失。香港消费者亦可查阅香港海关有关进口管制的网页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消费者在网购时应妥善保存订单信息、客服沟通记录等证据。发生消费纠纷时,可先申请电商平台介入处理,若无法解决,可向属地消费者委员会或通过广东消费投诉咨询信息化综合平台(粤港澳大湾区消费投诉转办平台)进行投诉。
天臣配资-顶级配资平台-股票配资平台网-实盘交易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